打造未來工地:KUKA機器人重塑建築業自動化
在全球建築業面臨勞動力短缺、工安風險上升與成本壓力日益增高的情況下,「自動化建築工地」成為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關鍵方向。透過德國 KUKA 機器人與奧地利 Baubot GmbH 的技術整合,傳統工地正走向數位化、智慧化的新階段。
建築工地痛點:高勞力需求、效率低下
建築作業長期仰賴大量人工操作,特別是鑽孔、切割、安裝等重複性高、體力消耗大的工項,不僅耗時費力,也潛藏工安風險。尤其在大型基礎建設如隧道、橋梁施工中,這些挑戰更為明顯。自動化的引入不僅能解決人力資源問題,還能提升工作品質與現場安全。
KUKA 機器人:高精度、高載重的施工好幫手
KUKA 的 KR IONTEC 工業機器人為此提供理想解方。此系列機器人具備 20-70 公斤的有效載重能力,搭配靈活的工作範圍與極高的重複定位精度,能精準執行繁重與細緻的工項。即使在高塵、高震動、溫差大的惡劣環境中,也能維持穩定運作。
舉例而言,傳統人工為電纜托盤或金屬欄杆打孔,需耗費大量時間並造成粉塵飛散,而使用 KR IONTEC 進行自動化打孔,不僅施工更迅速,孔位也更加整齊、準確,後續安裝作業更順利。
Baubot 移動機器人系統:靈活、高效、可遠控
Baubot 所開發的移動機器人平台能搭載 KUKA 機器人,實現機器人移動式應用。系統由單一操作員控制,並配有感測器監測周遭環境,機器人可自主執行重複性與勞動密集型任務,像是鑽孔、抹灰、安裝固定物等,顯著降低對現場工人的體力依賴。
這類自動化應用已在奧地利 Koralm 隧道建設中成功驗證。該項目展現出移動機器人在長時間運作下仍具穩定性與高效率,同時具備良好的現場適應能力。
數位整合:BIM 模型 + 規劃模擬系統(PSE)
更進一步,Baubot 系統整合了虛擬規劃與模擬平台(Planning & Simulation Environment, PSE),可直接導入 BIM 模型、3D CAD 設計或 2D 圖面。這不僅大幅提升施工前的規劃效率,也能將虛擬任務模擬轉換為現場機器人的實際指令,實現真正的虛實整合。
此一工作流程可有效避免人為誤差、預判潛在施工衝突,並縮短工期、降低材料浪費,對於大型建設案如地鐵、高鐵、智慧廠房等特別有助益。
安全至上:多重防護機制守護施工現場
為確保自動化施工過程中的人員安全,Baubot 機器人配備先進的感測器與即時反應系統。當偵測到有人進入機器人作業區時,系統會自動減速或暫停,防止發生碰撞或事故。這讓施工人員能安心與機器人協作,提升整體工地的安全水準。
應用場域多元,助力建築業智慧升級
目前這類機器人自動化方案已應用於隧道建設、橋梁工程、道路鋪設及建廠施工等多種場景。KUKA 機器人的彈性與可靠性,使其成為現代化建築現場的核心技術設備。隨著更多企業導入自動化施工流程,未來的建築工地將變得更高效、更安全、也更智慧。
KUKA 與 Baubot 的合作,展現了科技如何重塑傳統產業的潛能。建築自動化不僅是一場設備升級,更是工作流程、專案管理與工地文化的全面革新。在永續、數位、智慧成為全球趨勢的今天,KUKA 機器人正為建築產業開啟一條全新的未來之路。